公益

主题: 岁月如流 人生似锦

  • 古月风
楼主回复
  • 阅读:26287
  • 回复:12
  • 发表于:2018/3/23 9:18:04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枝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我的一生是坎坷的,曲折的,也是幸福美满的。我把我人生中的一些小事,用时光这根红线串联起来,凑成了《在时光中徜徉》的曲子。孟祥荣,我大学的同学,他从事了一辈子的文学研究,有很深的文学造诣,现为广东五邑大学资深的中文教授。我把我的书稿发给他后,他读后,欣然提笔为我的这个小册子写下了这篇序。此情之重,非笔墨所能表达。为此,我把此文发出来,以飨读者。


岁月如流 人生若锦

                            孟祥荣

 

   人生百年。每个人的生命长度与平生际遇都是不一样的,生命的质量也或有不同。但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精彩。当你老了,慢慢翻阅我们的过往,一切的痛苦与欢乐、成功与失败,都还原成生命的原色。岁月如流,人生却非戏。

   本书的作者昌祥兄,是我大学的学长。同窗的几年里,我也算得是他一段人生岁月的见证人。老兄为人偏瘦,说话嗓门却比较大。鼻梁上架一副黑色的大框眼镜,十分精神。作为七七级的大学生,大家都知道拼命地要把失掉的时间补回来,所以学习的用功是无需赘言的。因此见他最多的时候,除了教室,便是图书馆。临毕业,以他的成绩本可以留校任教。然而因为家庭的原因,他选择了回故土。这一呆,就是一辈子。他的青春,他的理想,他的人生,都交付给了生养他的枝江。因此上他对这片土地的情感,远非我这个十几岁才由宜都随土地划拨到枝江来的人所可比拟。

   全书分六个板块:亲人、生活、友情、事业、行游、感悟。由此可见,这是作者对自己大半生的爬梳与总结。不同的板块,有着不同的底色。综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而多彩的画图。在这六大板块中,作者将《我和我的亲人们》放在第一辑,无疑说明了亲人与乡土的重要性。人生于斯、长于斯,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无论这块土地是富裕还是贫瘠,都丝毫不减人一生对它的态度。尽管长大以后曾经一度离开它,甚至是一辈子不再回来,但这块地方,一定在心中最柔软之处安顿。历千百年,内化为一种文化的符号。而亲人,那在身上流动着的相同的血缘,更是一条纽带,维系着生生不息的情感。作者以非常朴素的言语,述说着他与这块土地与这些亲人之间所发生过的故事。这些故事其实都很平淡,然而平淡的背后,确是推动每个人成长的源动力。实际上说,作者笔下所记录的不过是他经历的人事中极少的部分,许多记忆已经沉淀,或是不愿触碰。但尽管如此,它依然能强烈地抓住你,从而与作者的喜怒哀乐而共鸣。因为这是最文化的东西、最人性的东西。读者的经历或许与之不同,但是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不可能外乎此。乡土、亲情、友情、爱情,每一种都是我们成长路上所必需的营养。几十年过去,现实中作者的故土,自然与其小时候所见全然不同。小小的仙女庙,已被快速扩张的城市所吞没;而曾经繁华的董市镇,也只剩下一地沧桑。但它们曾经的影像,在作者的心底没有丝毫的褪色,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的清晰,并沉淀为一种深厚的情感。正是这份情感,催生了作者执笔的冲动。使得他不能不以书写的方式来固化这份始于年少的始终无法忘怀的记忆。这份情感的记忆,就像是春天的草,它不停地疯长,然后企图从作者的身体里越狱,汇入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我想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便都是从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里获取营养、获取信息,然后长成参天大树,从而葆有一份或许曾经稀薄但从未消失的民族文化传承。所以说,作者笔下的乡土的样貌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从乡土里渗透出来的打动人的情感。不管是熟悉它的,还是从来不曾到过这几个地方的读者,其所在意的,是乡土如何在作者的生命中不停地给予其营养,如何塑造其内在的文化品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诚然,乡土在一个人的文化品格和身体长成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应该说还是那些生活于斯的人,尤其是作者的家人、亲人所给予的关怀和帮助。父母、亲戚、乡邻、同学、同事,概莫如此。所以我们看到,作者在满怀深情地礼赞生养他的土地时,更多的述说却是这些与之息息相关的人。作者对一生勤劳默默付出却从不抱怨的奶奶的怀念,对无法再回报其养育之恩的天堂里父母的感念,对在其困难时无私帮助的小叔和姑父的思念,都能让我们从中读出那一份真情和感动。还有婚后相依为命的妻子。那些生活的细节,尽管不多,但传达出的爱意,却能给人一种真切的感受。即便是作者初恋的情人,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未能走到一起,读者除了对造人弄人的喟叹之外,还感到了作者的坦诚和厚道质朴。甚至于那位退休老师,只知付出,不求回报;只追求精神,不贪图物质,作者到最后也没有交待他的名姓,其实他何尝又不是作者自己的写照?是的,作者的质朴与善良,坚韧与执着的品性,又何尝不是来自于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家人是什么?是那个任何时候都关爱你的人。亲人是什么?是任何时候都站在你身后的人。如果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乡土对人的性格养成无比重要的话,那么亲人的品性,对于人的品格的养成就更加的重要。生活在农村的长辈,或许没有多少文化,不会用大道理来***你如何成人,但是他们的言行,却是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他们善良的品性,坚韧的性格,甚至于对生活的逆来顺受,都会不知不觉地交给他们的后代。也正因如此,作者对无法报答他们的恩惠的那份锥心的痛苦,才会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是人格的魅力,也是作者文字的魅力。

从大学毕业回枝江之后,作者就一直在这块土地上工作和生活,一直从事着他无比热爱的***事业,直到退休。因此,在作者的文集中,与***有关的内容占了非常重要的比重。这里面,有他自己从业的体会,有对整个***体制、***现象、教学内容的理解,更有作为教师桃李满天下的那份独有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作者几十年在几所县城最重要的中学的从教经历,让他对当代***体制下学生如何在应试***中培养自身品格、学校如何进行素质***等等问题,有了他独特的思考。我们看文集中所选取的教学论文,并非是以课程内容本身为重点。他的重点放在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放在了怎样以学生为主体的层面上来进行研究。所以他的论文,其立足点是“以生为本”。即如何让学生有自主的空间、自由的空间,如何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以及如何在德育***中与社会现状接轨等等,这些思考,不是说只有作者一个人能想到能思考,其可贵之处在于他思考的集中度和理论层次。视角往往影响看问题的深度。所以他的论文不断的获奖,不是没有原因的。同时,这又何尝不是从另外的意义上印证了作者对教书育人本质把握的理性思维高度,以及作者对***事业由衷的热爱?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在课堂之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关爱学生,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然后做出富有成效的帮助。所以,作者所教过的学生,哪怕毕业了许多年,哪怕身价早已超越了当年的老师,哪怕是身在海外,他们都不例外地没有忘记这位老师。海外学生回乡的时候,首先想起老师。在外地工作的学生,每年都盛情邀请老师去游玩。看看文集中的那些和学生在一起的游记,那份流动在字里行间的喜悦和欣慰,让人顿生嫉妒感啊。师生关系能如此,那些过往岁月里曾经的付出,都一一化作了温馨的怀想。做老师图什么?不就是一份来自学生内心的认同么?做老师,一辈子升不了官,发不了财,能被学生记住,被学生怀念,就是最大的满足。

文集里还有许多文章,记录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是作者生活的拾遗。这类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生活的兴趣所在,关注所在,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章。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进步与退化并存。许多现象反映了时代洪流中社会所表现出的病态,它不仅影响到国家大势,也关乎每个升斗小民。所以作者选择了一些带有共性的社会现象来评论,或是抨击,或是解读,从中可以看出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深深关切和忧虑,体现的是读书人的本色,是一种真正的入世情怀。他的解读和抨击,自然是发挥不了导引的作用。然而在社会世象面前,是选择发声,还是选择沉默甚至漠视,所反映出的人性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很佩服作者。还让我感兴趣的是,作者貌似并不是一个十分爱好运动的人,可是却几乎全程观看了一届奥运会,而且还逐日写下日记,评述比赛。起初我也不太理解。但是读完他的日记之后我却发现,他所记录的,是比赛;所体现出的,却是一种爱国情怀。这让我肃然起敬。至于那些旅行的文字,游屐所至,每有所录。因为我也是一个喜好旅行的人,所以读他清新流畅的文字,也每有会意,心戚戚焉。那些心灵鸡汤,不在于它的文字有多好,体认有多深刻,多振聋发聩,其所反映出的,更多的依然是作者的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和生命立场。倘或与作者熟识,或者说同时代,自然能读出很多的意味来。

古人言,文如其人。读作者的文字,深以为古人不我欺。作者为人质朴,文华内蕴。其文也是如此。纵观全集,作者只是平平叙来,绝无花哨的文字,也少有激动的文字。可能从文面上,少了一些色彩。然而,这正是我最欣赏的地方。古人又云,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文字的力量,其实并不靠色彩取胜。无论是乡土的记忆,还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作者多只是用一种叙述的笔调。某个人,某件事,某个地方,在其笔下都是娓娓道来,不紧不慢,不枝不蔓。可是你却能感受到作者那被压抑着的情绪在文字中流走,这恰恰是一种难得的本事,是一种成熟之人所特有的心绪体现。这些人和事,如果早些年由作者来叙写,可能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文字。临近老年的特有的宁和心境,让文字也变得平淡。也许作者更享受叙写时的这一种非刻意的淡然,从而得以平淡之文发深刻之思。即便是与学会相聚,也不是那种觥筹交错歌舞嗨天的场面,而是用心灵去享受那份难得的感动与满足。甚或在名山大川的面前,作者也宁愿让生命契于其间,去品味那份人与自然交感的灵魂悸动,也不愿浮浅地去行赞美之事。我以为这正是一个成熟的老男人的标志。作者所标示的那些心灵鸡汤的文字,你也见不到板着脸教训人的面孔,它只是表述自己的感悟和认知。会心者自会懂,立场有异者,自然只是路人。世界上本少有能让人都能接受的东西,述文者又何必潜意识里有此强求?就如我喜欢作者行文的平淡与质朴,可能有的读者却觉得它质而少文是一个缺点一样。

作者已经年过古稀,依然身体康健,依然非常热心的参与许多公益活动,在文字与书画中安度他的晚年,作为老同学,欣然之余,便是深深的祝福。

以上拉杂的文字,是为感想,算不得序言。

 

 

孟祥荣  2018元旦于广东江门五邑大学
  
  • 古月风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3/23 11:12:29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人生经历了诸多酸甜苦辣,老来幸福满满,真是感慨万端!








  
  • 岩子河农家小院
  • 发表于:2018/3/23 18:05:58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古月风
古月风: 谢谢!
2018-03-24 08:11:15 回复
  
  • 山鹰
  • 发表于:2018/3/23 19:38:58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古月风
古月风: 谢谢!
2018-03-24 08:10:40 回复
  
  • 九月菊花
  • 发表于:2018/3/23 22:47:08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拜读好佳作,写的细腻,好文笔
古月风
古月风: 谢谢菊花妹子!
2018-03-24 08:10:07 回复
九月菊花
九月菊花: 回复 古月风:
2018-03-24 12:38:30 回复
  • 古月风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8/8/29 9:20:13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岁月如流,转眼已过古稀。
人生似锦,谈不上,但却未虚度年华。
  • 浪花
  • 发表于:2018/10/13 4:51:39
  • 来自:湖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想拜读您的小册子,领悟您的文学底蕴。
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相互照亮!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