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主题: 水木匠 / 陈贻林

  • 春云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会员俱乐部高级会员
  • 阅读:66470
  • 回复:0
  • 发表于:2021/12/23 15:00:05
  • 来自:广西南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枝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上图为作者陈贻林先生

陈贻林简介


陈贻林,湖北枝江人,194611出生,毕业于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68年知青下乡到枝江市百里洲务农,同年任村民办教师1972年任中学语文教师,1979年任高中语文教师1985年调至百里洲教委办公室任语文教研员2003年12月退休。

现为宜昌市中学语言学会会员,枝江作协会员,湖北省农业厅特聘函授教师,湖北省优秀函授教师,湖北省盆景协会会员。近年来在《今日头条》发表散文2篇,北京四中《有鱼的语文课》公众号发散文3篇,在“湖北省荆楚网”发表散文1篇。在《枝江文史资料》杂志枝江作协公众号等共发表诗歌余首,发表散文70余篇。作品总字数15万字左右。

具体如:《步步升的景》《步步升的鞋》发表在《今日头条》上;《小小楼栋长》被湖北荆楚网转载;散文《美在覃家坡》等70余篇发表在枝江作协公众号上;散文《纤夫》等发表在《枝江文史资料》《董滩口》杂志上。诗歌《月圆梦圆》等90余首发表在枝江作协公众号

另在《岁月剪影》公众号上发表诗歌10多首

散文集《月圆梦圆》已付梓。




水木匠


作者/ 陈贻林

万里长江,浩浩荡荡,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始终在我的脑海,不时显露在我的眼前。那是70年代末以前的壮丽景象,那时长江上的主要运输工具赖以木船。机动船、轮船是不多见的。仅枝江董市港就有大大小小的木船就二十多条。小船一般五六吨,大船可达四五十吨,那可是不得了的一支船队啊!

董市船队当时叫“光辉社”。船队专门有一支造船的水木匠队伍,名字叫董市船队“木工组”。木工组共有八九个木工,能独立设计施工打造木船的师傅有雷必堂、杨学文、胡必昆等。这几位老师傅中唯有雷必堂是水旱两兼,“四木”精通的技师。“四木”指的是木匠一共分为四类:一类是水木匠,主要是会设计造船;二类是旱木匠,主要是会造穿架子屋,做家俱;三类是圆木匠,主要是做木盆木桶;四类是大木匠,其主要任务是会做棺材等物件的。雷师傅却是水旱两兼,四木精湛之工匠。当时,他也算得上是木匠中的高手,用今天的话说,可以算得上“大国工匠”吧!

我的同胞弟弟陈贻双就是雷师傅的得意门徒。那年,我弟弟十四岁,个子不高,力气不大,由于家境不好,父亲早逝,我妈只有让他跟着雷师傅学艺做水木匠,让我继续上学读书。我弟弟是按旧时传统方试正式拜师的,是那种行了三个下跪礼,请师傅吃饭喝酒的正规师徒关系。

水木匠造船可是一件非常讲究技术又要有一把力气活,一般人可受不了。造船首先得选好木料。雷师傅是行家里手。船浮在水面木料要轻、要长、要宽,当然首选杉木;船的头梁叫“滚头,”要结实、要红色,代表吉祥吉兆,必须选椿树木料,这叫“红运当头”;船身要选硬度好的杂木;桅杆用杉木;舵、船梁要选桑木。这些都得师傅亲自选材剪裁,由不得半点马虎。

木料选好了,接下来就是设计绘图。雷师傅得带上他的一件宝物“五尺”,边丈量,边计算,边绘图,“五尺”是他绝不轻易离手的衡器,没它什么也干不了。根据木船吨位大小,先设计“滚头”的宽度,长度,厚度;再设计船的铺头,就是船头;接下来设计头仓,二仓,三仓;三仓是货仓,那必须宽、大,是专为装货物用的。还有尾仓和“落脚。”“落脚”是船工的休息栖身用的专用仓,“落脚”后面是厨房和厕所。这一系列的设计,简直就是一项有巨大的难度,了不起的工程。一般水木匠难以承担此项任务。做工是相对容易的,设计是很不容易的。雷师傅算得上的董市船队木工组的挑大梁的人,是一只领头雁,是一位技艺超群的逸群之才!


我老弟十四岁跟着雷师傅干,起先都干些粗活。比如拉大锯之类的事,还有用练凿凿船的缝隙。拉大锯,弟弟人矮,个子小,没什么力气,只能打下手。雷师傅总是照顾他,不让他受累。有时雷师傅就找来独凳子让我老弟站在凳子上拉锯。我老弟只是配配盘,帮帮腔,根本没当主角。经过几年的磨练,我老弟进步很快。什么锯、斧、凿、刨之类的工具操作都十分地熟练了。下一步就得跟着师傅学设计了。据我老弟讲,造木船弹墨线是最不容易的活计。直墨容易,甩墨难,指头仗量难上难。木匠的“墨斗”是划线的一种专用工具。“墨斗”中心含墨的东西可不一般,里面装的是上好的蚕丝,饱含着上等的墨汁,棉花类的材料是不行的。“甩墨”师傅一般是不会轻易教徒弟的。俗话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雷师傅也不例外,每当打“甩墨”时,雷师傅总得想个点子,把我老弟支开。不是叫他拿东西去,就是让他去休息一会儿。想学这艺可难哩。大家看过电视剧《霍元甲》吧,霍元甲的父亲从不教他霍家拳,因为他体弱,叫他好生读书。但霍元甲要么扒在墙头,要么躲在树上观看,偷偷学艺。无赖之下,我老弟也只好偷艺了。我老弟说,“甩墨”线拉太松不行,拉太紧更不行,师傅休息了,我老弟就偷偷练,时间一长他慢慢地掌握了技巧,自然也让雷师傅感到大吃一惊,还不时夸他“二憨子”聪明!(老弟乳名叫二憨子)。苍天有眼,我老弟经历了近二十年的磨砺终于修成正果。三十多岁时他就能从设计到施工掌握了熟练的技术。他也能和雷师傅一样挑起了大梁,不仅会做旱木匠,更是一名响当当的水木匠!后来还当上了木工班的班长,入了党,成了工作队队长。一名船业干部还给他做了一首打油诗夸他呢!有诗云:“木工组的陈贻双,主席思想来武装。工作实干技术强,节约用料好榜样!”每年评先表模都缺不少他哩。

雷师傅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人。当时,青工一般工资二三十元,熟练工工资四五十元左右,多劳多得,他的工资最高,每月能拿到八十多元。可是由于他个性要强,积劳成疾,最后年龄不到50岁就与世长辞了。一位优秀的水木匠永远的离开了人世。在雷师傅弥留之际,徒弟陈贻双守护在他身边。最后时刻,雷师傅一手拉着我老弟的手,一手拉着他小儿子的手,把三个人的合在一起,然后放心地闭上了眼睛,走了。我老弟心疼不已,泪流满面。因为他知道,这是把刚满14岁的小儿子交给自己,把水木匠的艺要让他儿子传承下去的呀!我老弟不负师傅的重望和嘱托,把这孩子带成了水早两兼的木匠。




师傅去世后,我弟弟在船队木工组织大家共造了四条木船,其中最大的一条称之为“机十号”,木船装上发动机,做专用客船。那是枝江董市港的第一条机动船。他的设计革新,船头设计特别,做成斜坡形,旅客上下船不用支跳板,受到广大旅客赞誉。他还被枝江交通局选聘为董市船队队长哩。

现如今,“水木匠”这个行当没有了。长江上航行的都是机帆船或轮船。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大喜事呀!现如今,万里长江上,游轮像一栋栋巍峨的大楼或溯江而上,或顺流而下;庞然大物的货轮,呑吐量惊人的大;渡江的轮渡和飞鹰,快捷便利,好一派繁荣景象。这正是:喜看长江千层浪,幸福日子与天长!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