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主题: 沙场秋点兵

  • 畅饮枝江
楼主回复
  • 阅读:93626
  • 回复:5
  • 发表于:2021/8/19 10:59:58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枝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沙场秋点兵

胡维涛




  2021年6月,到烈士的家乡进行调查访问,欲还原戚克敏烈士驰骋于沙场15年的战斗历程。在鲜家港村委会得到了最真实的但仍然有限的材料,与《枝江县志》记载的内容大致一样:“戚克敏,男,出生于1907年8月,枝江市七星台镇鲜家港村五组(原团结大队6生产队)人,1938年被国民党抓壮丁当兵,1948年在辽沈战役中投诚加入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1950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41师422团1营3连战士,入朝参战后光荣牺牲。1953年6月志愿军司令部批准为烈士。”前后两则介绍中,村里的记载多了一个“后”字,说明戚克敏烈士的牺牲时间不一定是在1950年。

  经过我们的努力,非常幸运地找到了戚克敏烈士的后人,也就是戚克敏烈士的大女儿戚振秀老奶奶。戚奶奶生于1925年,今年已96岁高龄,她身板硬朗、思维清晰、表达明了,七、八十年前的往事都历历在目。她眼眶湿润,说起与烈士相关的往事,娓娓道来,连细节都较为清楚。

  同时,我们还调查走访了烈士的儿孙和周围群众,了解到烈士生前很多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01




  枝江市七星台镇与江陵的马山等多个乡镇,被一条长江的支流沮漳河把它们分开,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同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斗争,始终在两岸如火如荼地开展,两地遥相呼应,风起云涌。

  从古镇江口往北8千米左右的沮漳河西南岸,一条从西向东名叫鲜家港的小河流注入沮漳河,距离沮漳河不到两公里的鲜家港小河的南岸,一垄水乡地区特有人工筑成的防洪高地(挖周围土方填成屋基高台防止水患)就是戚家台子。1907年8月,一个男孩在戚家台子上呱呱落地,他就是戚克敏。

  相对富庶的戚家,有一、二十个孩子在祠堂私塾学堂接受启蒙教育。戚克敏在学堂里读了三、四年的私塾,竟然能背下《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等,还跟着先生习字抄书和学习算术,写得一手好字,心算能力也很强。由于是长房长孙,成年后的戚克敏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戚家能够独挡一面的人物,族内大小事情都由他当“都官先生”(主事人)。

  两件事情在戚克敏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小时候留着的辫子突然被剪了,当小孩子不听话时,大人往往用剪辫子党来了吓人。因为不剪辫子就砍脑壳的事太吓人了,他记得这件事叫“赶清杀绝”;第二件是在他已有两个孩子后,他常常看到沮漳岸边同村一些哥哥和姐姐,平时家里经常有客人,都穿着长衫,文质彬彬的,待人和蔼可亲。然而最后大都被保长带的人到家里捉去捆绑示众,有的被砍了头。特别是比他仅大三、四岁的邻居戴中秀大姐及丈夫阮本槐大哥,被保长带的人捉住后,打残了四肢,大姐还被活生生地割掉两乳悬示于众,最后用箩筐装着抬到江口的长江岸边用马刀砍成数块扔进了长江,血水浸透着江面。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残酷。后来才听到人们讲,他们是共产党。这么好的一些人为什么被杀了呢?他一直不理解,记忆中只感觉害怕和恐惧。

02




  戚振秀老奶奶说起父亲,表情复杂而沉重:“我的爹生于1907年8月,读过私塾,是戚家的长孙,我爹兄弟姊妹4个,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我的二爹长期生病,神志不清,需要人照顾,姑姑很早就出了嫁去了婆家,么爹最小,比我爹小12岁,大我6岁。爹妈生了我们三姐妹,我是老大,生于1925年。小时候,有爹的日子该是多么幸福啊,可能因为我是戚家振字辈的老大,也是爹妈的大女儿,他特别喜欢我。

  印象中我爹白天种田,中午休歇和晚上喜欢到河边的水渠沟凼中捞些鱼虾改善生活,有时捞得多了吃不完时,就赶到江口镇上卖了换些零花钱,每次到江口赶街后总是给我一些惊喜。有时是几根皮筋,有时是一根红头绳,有时是两根香香的油条或麻花……”老人慢慢地讲述,我们认真地听着、记着、想象着她对父亲的怀念。

03




  戚家的生活不算富有,但也充实,农家人只要平安就很满足。到了1937年,戚家的生活平衡被打破了,先是戚克敏的父母因病在这一年先后离开人世,有病的二弟、年龄尚轻的三弟、还有没有成人的三个女儿需要照顾,再加上税捐多了起来,租种赵家地主的田已难以养活全家,还有以前可以捞鱼摸虾的鲜家港及沮漳河的湖汊芦苇荡里也闹起了土匪,大白天的大男人一般不敢到这些地方去。

  再后来,从村子里经过的逃难的人多了起来,大多从东边的荆州那边过来,顺着沮漳河向西边的宜昌方向去。听他们讲,东洋人打进来了,已占领了上海南京,见人就杀,现在已打到武汉来了,听了人心惶惶,惶恐不安。

  几年前,在鲜家港地区当了多年土匪的流氓地坯周老幺当上了鲜家港乡保长,喽罗一大批混混拉起了叫保安团的队伍,祸害四乡村民。周老幺通过各种手段搜刮钱财,什么生日捐、爱国捐、喜事捐,花样百出,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家中除了一般的赋税之后出现任何大事都要出钱买平安。

  国民党部队的征兵,也成为他发财的手段。国民政府征兵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学生不征,重病不征,年幼不征,三十岁以上不征”的大致规定进行。后来演变成出钱的不征。有钱人家出百、千个大洋后,男丁就躲过了当兵打仗当炮灰的厄运,穷人家的男丁无钱则无故被抓壮丁去当兵,没什么好商量的。

  戚克敏家里没有符合抓壮丁的男丁,他在1938年时已超过30岁,有三个孩子,二弟有重大疾病,三弟年幼还在荆州读书。靠征兵来敛财的保长把魔掌伸向了他们家!

  1938年夏天,一个深夜,周老幺带兵到戚家绑走了戚克敏,倔强的老婆与周老幺论理,匪兵不用分说就向她胸前抡了一枪托,这一枪托在一年后让戚克敏的三个年幼的女儿成为了孤儿。

  最小的女儿在睡梦中被惊醒,看到戚克敏在往屋外走,喊着:“爹你到哪里去?我也要去!”以为爹是去走人家要赶路。已十三岁基本懂事的大女儿戚振秀紧紧抱住两个妹妹,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打、父亲被绑走。

04




  戚振秀老奶奶的眼眶里有百岁老人难得表现出来的愤怒,讲到父亲被抓壮丁走的情景时,眼睛湿润了,“土匪保长啊,伤天害理!……”

  “爹走了,妈也走了,我们三姐妹跟着么爹生活,后来么爹也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得特别困难,不得己,我的小妹妹被迫送了人家。”

  “过了几年,么爹么妈给我招了亲,朱家的男人做了我的丈夫,我们帮么爹么妈顶起了生活的重担,照顾弟妹和身患者有病的二爹,还有了我们自己的孩子。开始时,偶尔也会收到爹寄给妈的钱,那是爹从军饷里挤出来的,后来就没有音信了。直到1948年才收到他的来信。我便知道了,我爹还活着……”

05




  31岁的戚克敏被抓壮丁当兵,编入国民党正规军序列的国民革命军陈诚的第六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77军179师,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和鄂西保卫战。在多年的战争中,戚克敏学会了“保命”。

  可能由于他年龄大有文化会写一手好字,会处理人际关系的缘故,士兵们喜欢这个被称为老戚头的老兵,连长排长班长这些低级军官一般不为难他,而师长、团长、营长这些军官看到他后,偶尔会拍拍他的肩膀,向他嘘寒问暖,对他关心备至。

  武汉保卫战,国军部队正面战场上抵抗不得力,每次碰到东洋人的进攻,几乎都是溃退。

  戚克敏在战争中学会了“逃命”:远距离地与东洋人作战,主要是靠听,当听到炮弹的声音是低沉的轰隆声时,说明离自己较远。当听到是尖锐的呼啸声时,说明距离自己特别近了,需要卧倒在低洼处;枪声如果是一发一发地射击,千万不要露头,那是机枪准确的点射或三八大盖的精准射击;如果枪声杂乱,那是敌人没有目标的扫射,可以露头向敌方开枪。“逃命”的第二种方式就是会“跑”。这点戚克敏在家时,经常一个中午就赶一次离家近10公里的在长江边上的江口老街,去来一趟还包括做点小生意最多两个时辰。当长官下达撒退命令时,谁跑得快谁活命的机率就高。换言之,跑得慢的被敌人打死的机率也就会高。

  与东洋人近距离的打仗靠“力量”和“脑壳”。戚克敏在家时,过早地扛起了养家的重任,身体虽然显得较为瘦弱,但力量十足,经常挑一、两百斤的重担。在稻场休息时曾把打谷的石磙大头立起来,许多年轻人都没有他的力气大。跟东洋人拚了两次刺刀后他发现,日本人拚刺刀非常厉害,但动作每个人始终是一样的,都是先刺后抡枪托横扫再回收前刺,只要用力把第一枪挡开,接着刺向敌方很容易把鬼子刺倒。还有等鬼子刺刀刺来时原地转小半圈躲开后再刺,也容易把鬼子刺倒。

  戚克敏还练就出一套“装死”和“躲水塘”的本领。这些都是逼出来的。“躲水塘”是在家捕捞鱼虾与土匪周旋时学会的:用麦杆等空心的吸管含在嘴里,跳进深水里后在草丛或靠近岸边的隐蔽处,把吸管伸出水面呼吸,这样有时便会侥幸躲过一场灾难。

06



  我们担心96岁的戚振秀老人身体吃不消,想让她休息一会儿,但她仍坚持不急着休息,她说:“民国三十年(1941年),我到江口买东西,把锅底黑灰刮下来后往脸上抹,再穿上了老婆婆们的衣裳,拿着良民证进了江口,突然来了几个二狗子和几个东洋兵,他们把我们赶到了长江边的码头上,让我们看鬼子杀人。20多个青壮年男人被五花大绑跪成一排,一队东洋人每人一把东洋刀在那里挥舞,不一会儿,几十颗脑袋与身体分开,掉了头的尸身倒在血泊之中。东洋兵把脑袋踢入江后,还一个劲地嗷嗷大叫。”

  “我当时被吓傻了,回家后好长时间吃不下饭,害怕极了。我当时也知道我爹正在战场上打东洋人,要是没有孩子没有负担,我恨不能去找爹跟他一起去杀鬼子……”

07




  1939年年初,武汉保卫战结束,国军一路撤退,从陆路溃退到荆州。哪料在京山汉江边,戚克敏带领的一个班跟大部队走散,刚从树丛中走出来,远远地看到前方的河堤上有3个鬼子。旁边有一辆鬼子摩托车,估计他们是鬼子的通讯兵。鬼子捉住了一个国军士兵,正在捆绑和折磨这个士兵,准备把这个士兵扔到河里淹死。

  戚克敏不禁一阵惊喜,今天他们10多人,对付3个日军,这机会真是难得,每个人都想尝尝胜利的滋味。戚克敏一说搞掉这几个鬼子时,全班人都十分兴奋,从树林中爬出来,把匕首含在嘴里,从草丛里慢慢地接近鬼子,距鬼子不到十米远的地方突然一起蹦出,将寒光逼人的匕首一齐刺向鬼子。鬼子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做了他们的刀下鬼。没有获得过胜利的士兵们感受到了胜利带来的快乐。

  解开被鬼子折磨的国军士兵,原来是一个十四、五岁穿着破烂国军军装的孩子。这个操作北方口音的孩子告诉他,自己叫杨二山。只知道自己是东北人,不知道家具体在什么地方,逃荒途中父母死了,那时才八、九岁,乞讨为生五年多,碰到去年抓壮丁,当地官方为了凑数谎称他有17岁而当了兵。武汉会战后,部队被打散了,他到处乞讨,今天又被东洋兵抓住,险些丧了命。戚克敏想到自己的三个孩子,杨二山与自己特别乖巧的大女儿振秀同龄,顿时对眼前的孩子十分怜爱,他带上了杨二山。

  杨二山跟随戚克敏多年,从来不跟别人一样喊戚克敏为“老戚头”,当作别人面叫“戚班长”或“戚长官”,背着人一直喊戚克敏为干爹。

  杨二山到1945年还跟戚克敏在一起。抗战结束后跟一个东北佬回了东北。哪个东北人戚克敏接触过,每次接触常常使他联想到1932年被周老么手下杀死示众的邻居戴大姐和姐夫。

  从荆州到宜昌后,戚克敏这个班终于同大部队会合了,会合后坐小火轮悄然地向长江下游撤退,当船行至江口段面时,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再也控制不住了,他望着家乡的方向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在甲板上重重地瞌了三个响头,杨二山也跟着跪着,这才使士兵们知道这里是戚克敏的家乡。长官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对他说:“等抗战胜利后,回家看看吧。”

  在1944年的石牌保卫战之前,戚克敏已看多了鬼子的暴行,亲眼目睹了鬼子在监利县尺八镇的桃花村对500多手无寸铁的村民血淋淋大屠杀后留下的惨景。

  从无数次战斗中逃命出来的戚克敏在五峰渔洋关阻击战中,他不知道参加阻击战的国军有多少人,也不知道参加进攻的鬼子有多少,他只知道他换了无数把刺刀。

  渔洋关阻击战,开始是枪战,后来蜂拥而上的鬼子冲上来后就是白刃战,拚刺刀。已是老班长的戚克敏对全班的影响非常大,大家都学会了他的“保命”方法,直到石牌保卫战胜利,鬼子退出宜昌后,他的班还有7名老兵活了下来,其中包括他的干儿子杨二山。

  1945年初,戚克敏所在的连接到到利川伏击敌人的命令,他所在的班埋伏在最前沿,他不知道这次的任务是伏击什么样的敌人,等到被伏击的“敌人”出现在宽二百多米开阔地上时,发现“敌人”竟是自己的同胞,和自己一起打过鬼子的新四军,再看班里兄弟都惊讶起来,打鬼子可以,打自己同胞怎么下得了手!戚克敏果断地命令,所有士兵向空地开枪,心领神会的兄弟们一阵枪响,把新四军兄弟们送出了开阔地,送进了森林。

  后来才知道,军师团的长官们不愿意打内战,才让同情共产党的戚克敏打了前锋。

08



  “民国三十四年(1945)的九月我爹寄过钱,不是银角子(银元),我还记得,是纸钞,多少不记得了,是直接寄给我的,他可能已打听到我的母亲早走了。”戚振秀老奶奶摸了一下嘴角,一丝丝爹当兵七年后还活着的幸运留在手的动作上。“我爹还活着,东洋人被打回了老家,战争结束了,我想我的爹应该回家了。我爹该近四十岁了,寻思我已结婚,一家团圆的画面我不知想了多少次。梦醒了多少回……”

  “等爹回家的梦做了三年,终于在1948年等到了爹寄给我的家信……”

09



  1945年9月,戚克敏随179师到重庆,随后被抽调坐飞机到东北接受日本部队投降。被编入了国军廖耀湘兵团49军,被迫打了两年多的内战。

  打了七年多的东洋鬼子,好不容易取得了胜利,可以回家团圆了,现在又跑到东北这么远的地方来打自己的同胞,他对战争已充满了厌恶,对生与死已看得非常淡然,有时甚至想到,为什么在打东洋人时不死掉,那至少还是个烈士。他的心灰意冷明显地表现出来,让长官们极不舒服,其他士兵往往都爱跟着“老戚头”这个老兵学,长官们多次对他提出了警告。

  这几年,他们的部队与东北林彪指挥的部队打打停停,在沈阳、锦州、辽阳、盘锦等几个城市之间转圈圈,一晃到了1948年的秋天,戚克敏带的班每次都是出工不出力,手下的兄弟们实在不想打自己同胞,经常性地偷偷地央求戚克敏带他们逃跑。

  逃兵是要杀头的,戚克敏看看手下的这十几个年轻的脑袋,没有轻易地带他们逃跑。

  1948年9月27日,上午。戚克敏他们的机会来了,廖耀湘兵团增援锦州的五个军被东北解放军的七个纵队围在了辽西平原上,第49军下达了全线突围的命令。

  戚克敏所在的班没有跑散,十几个人始终跟在戚克敏的身边。整个战场上是官找不到兵,兵也找不到官了。戚克敏带着十几个人走进一家农户,正准备休息一下,突然解放军出现在他们面前,对他们喊道:“缴枪不杀!”没等戚克敏下命令,不愿打内战的士兵都放下了手中的枪。

  突然解放军队伍中走出一个小个子士兵,冲着戚克敏喊:“爹,是您吧,我终于找到您了。”

  戚克敏定睛一看,这不是1945年前一直跟着他的杨二山吗?把大伙都搞椤住了。可能是杨二山多次讲过戚克敏的故事,解放军中一位首长模样的人走过来,把手伸向了戚克敏,边握手边说:“我听杨宝山同志讲过您,参加解放军吧!”

  戚克敏望了一眼手下的兄弟们乞求的眼神,大声地说,“我们参加解放军啦!”同时也知道干儿子杨二山改名为杨宝山了。

  戚克敏被编入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的第141师422团3连。杨宝山成为了他的班长,但每次私下里仍就叫他“爹”,据说师首长叶建民将军都知道他们这关系。

  加入解放军后,戚克敏知道了更多的革命道理,知道了邻居戴大姐和姐夫为什么被杀头,知道了共产党是为穷人打天下的。更进一步了解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和反动面目,不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天下穷人没有好日子过的道理都懂了。他想到自己的三个女儿,还有未曾谋面的孙子,要子孙们有好日子过,必须干净彻底地削灭所有的反动派。

  三年没有写家信的他拿起了笔,给大女儿写了一封信,报了平安,最后写下了“天下太平了,爹就回来了!”想告诉女儿自己参加解放军了。

10



  戚振秀老奶奶遗憾地说,那些信以前我压在箱子底下,后来搬家做房子次数太多,箱子早就没有了,这些东西也没有了,只有信的内容还在我的脑壳里装着哦。

  “我爹还活着,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么爹、么妈、二妹、三妹、还有我的丈夫、女儿在一起,多次设想着我爹回来时的情景……”

  老奶奶轻声的咕噜着,声音中有期待,更多的是遗憾。

11



  戚克敏随着东北野战军,后改名为第四野战军,解放了东北,解放了华北,南下解放了武汉,解放了宜昌,向西挺进解放了重庆和成都。

  422团在郑波团长的带领下,随着先头部队解放宜昌后,带领后续部队乘坐轮船由武汉向宜昌进发,这次戚克敏又一次地经过了江口,由于他多次在全团各连队讲过家乡革命烈士的故事,到了江口码头烈士牺牲的地方,全体敬军礼表达对烈士崇高的敬意。

  多年的戎马生涯,带给了戚克敏丰富的战斗经验,一直到重庆剿匪结束,经过无数次的战斗,他几乎没有负过伤。

  1950年的夏天,部队接到命令,突然向东北开拔。他们乘坐汽车到武汉,再坐闷罐车到了丹东,出兵朝鲜。

  坐上闷罐车后,各连队的指导员才开始做动员工作。“美帝国主义对我们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虎视眈眈,我们必须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打倒美帝国主义。”

12



  “收到爹给我写的最后一封信是1953年的春天,我还记得,那天我们正在田里栽油菜。爹在信中说:“战争可能就要结束了,时间不长我就可以回家了。”我掐指一算,我爹已46岁了,应该是一个老头了,回来后我还认不认识他呢?我的大女儿已有了7岁,她会喊爷爷吗?……”

13


  在朝鲜,两件事让戚克敏最伤心,一是他的干儿子杨宝山牺牲了。二是师部侦察队的文书罗盛教的溺水事件。

  1951年3月,戚克敏的干儿子杨宝山又回到了他的身边,两年前被送去读了半年的军校再回到部队,曾任尖刀班班长和副排长,立功后提升为422团5连的副连长。干儿子到5连任职后把3连的那个班交给了戚克敏。

  1951年3月2日,422团坚守临津东岸阵地,戚克敏所在的1营3连所在阵地与杨宝山所在的2营5连阵地相邻。他父子一心,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在战场上成为一段佳话。打完此仗后,杨宝山升任5连连长。

  1951年9月21日,杨宝山率5连接防天德山阵地。10月1日,戚克敏所在的连队从天德山脚下经过,听到那边有激烈的枪炮声,非常担心干儿子安全或者说非常想念干儿子,又怕影响其他战友们的情绪,就跟排长打了声招呼,说去看一眼杨宝山后就回来,于是上了天德山。

  天德山保卫战异常残酷。这天杨宝山指挥全连与敌军激战八个小时,打退敌人11次冲击,歼敌300多人。等戚克敏上去时,全连还剩40几人,戚克敏决定留下,指导员阎成恩相劝了半天也没有说动“戚叔”下山,干儿子杨宝山甚至把枪顶在自己的脑袋上威胁“干爹”也没有起到作用。

  戚克敏说:“你个娃娃是我看着长大的,你有什么板眼儿我难道不知道吗?”攻击阵地的敌军黑压压的,几十个人要守住这阵地太难了。“老子已四、五十岁,孙子也应该上学了,什么都不怕。要死我们爷俩一起走,有个伴。”

  第二天杨宝山带领40多名战士下山突袭敌人,消灭敌人80多个,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延缓了敌人的进攻。

  10月3日,敌人发起更为疯狂的进攻,全连人员大部分伤亡、弹药已耗尽。杨宝山命令大家销毁了机密文件,砸坏了枪支。最后,敌人冲锋到阵地前时,他抱起大石头,手中握着手雷冲向敌群,和敌人同归于尽。



  杨宝山高声喊着指导员阎成恩动员战士们的口号“不当英雄不下天德山!”留下了给戚克敏的最后一句话,“指导员,爹,守住天德山!”

  杨宝山的壮举震憾了河山,也吓破了敌人的鼠胆,当天敌人再也没敢组织进攻。干儿子牺牲后,戚克敏与指导员阎成恩一起迅速组织仅存的7名战友构筑阵地,在第二天,用钢铁般的意志打退了美军的13次进攻,7个人组成的铜墙铁壁坚守阵地一天。10月5日等到兄弟部队的增援和换防,还剩下三个活人:指导员和受轻伤的戚克敏,还有受重伤的通讯员。

  戚克敏回到了1营3连。回到队伍的戚克敏受到了撤职处分,原因是排长已牺牲了,戚克敏到天德山参战的情况虽有5连指导员阎成恩证明,但擅自离开队伍的事情说不清楚了。在极度的悲伤中,戚克敏懒得辩解和计较这个处分,心中只有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他恨不得不受纪律的约束,天天到前线与敌人拚命。

  1951冬天,422团到后方朝鲜平安南道成川整训,师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缠上了戚克敏,要听他讲沮漳河岸的革命先烈的故事,特别是讲了多遍的邻居戴大姐和姐夫宁死不屈的故事,罗盛教还用笔记本记下来了,他说等战争结束后,他还要亲自去湖北的沮漳河“戚叔”的家乡去看看,然后再写一个沮漳河的英雄故事出来。

  罗盛教刚满20岁,不光有文化,平时也很注意练兵,他多次要求到前线的请求没有批准,但时刻不忘锻炼。

  1952年1月2日,罗盛教与师部理发员宋志云和戚克敏相约,早上到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河边要“戚叔”教他们练习投弹。

  罗盛教先到了那里,不远处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4个当地少年在上面滑冰玩。

  忽然,河面的笑声戛然而止,变成了急促的哭喊呼救声。闻讯跑来的罗盛教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看到3个少年的手势以及破裂的冰面,马上明白有人坠河了。不谙水性的罗盛教脱下棉衣,纵身跳进彻骨的河水,搜索落水的小崔莹。

  在零下20多度的低温,泡在河中只要四五分钟,一个成人就会失去知觉。可是在3米深的冰河里,罗盛教几次把崔莹托到冰面,冰面都被崔莹压塌再次落到水中。

  赶来的戚克敏和宋志云找来一根木头电线杆,少年崔莹终于被拉上了岸。可是回头再找罗盛教,精疲力竭的罗盛教被水流冲到了厚厚的冰层下面……

  回到部队后就听人说,侦察队上报团部的情况报告说罗盛教是不幸溺水身亡的,戚克敏什么也不管了,独自跑到团部找到郑波团长,澄清了事情的真相。

14



  1953年2月,戚克敏所在的422团奉命率部攻打地势险恶的战略要地“老秃山”。敌人为控制该高地,专门从美国本土请来军事防御专家,修筑了大量的堑壕、交通壕和地堡,布设了坦克、固定重机枪等多种武器,吹嘘说麻雀也休想飞过该阵地。3月22日,我军发动猛攻,3连作为主攻连队率先抢占了制高点,作为主力,上级命令他们进行三天的防守。

  戚克敏对打打谈谈的停战,也有了一定的的了解,猜测战争可能要结束了,他想我的孙子都很大了,没有见过面,打了十几年的仗,回家时给孙子带什么礼物最好呢?美国鬼子的牛肉罐头不错。他的这个想法经常跟所有的战友讲起,要是带上几盒给孙子该多好啊!过了五二年春节后,思乡情绪越来越重,才给女儿写了报平安的家信。

  1953年3月23日,第一天的防守战十分顺利,戚克敏发现了敌方的半坡上有一处较隐蔽的重机枪阵地对我军的防守非常不利,到了晚上,他想组织一个爆破组去干掉重机枪阵地。但他知道,按照正常的程序向领导请示,一时半会领导肯定不会批准。摸敌哨抓舌头的事一般是特务连的事。

  戚克敏知道,如果今晚不将敌人的重机枪阵地搞掉,明天敌人进攻时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他想好了理由回班里偷偷地找两个骨干商量。

  他刚开了头,“我当兵十多年了,老家里孙子也长大了,我没有见过面,战争结束后,我想给他带几盒美国罐头作礼物。”

  两个老战友打断了他,“别找理由了,戚叔,我观察了好半天了,是不是想晚上去端美国鬼子的重机枪阵地?我们不怕受处分,跟你走。”

15




  1953年3月23日的晚上,戚克敏他们这三个身经百战的老兵在夜色的掩护下出发了,他们没有惊动其他人,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匍匐前进,他们摸到了机枪阵地前沿,等战友发现少了戚克敏等三个老兵的踪影,已猜到他们干什么去了,连长蓦地紧张起来,感到事情重大,不用多想,迅速安排小分队爬出战壕在半道上接运他们。

  随即,几根爆火筒扔进了敌人机枪阵地,“轰、轰”几声,转眼间就将重机枪阵地炸飞了。

  “撤退!”戚克敏下达命令,两个战友像精灵的猴子一样往回撤,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回到了我方阵地,当他们回头看时,戚克敏并没有撤退,而是抱着一根火箭筒和一大包炸药冲进了来增援的敌群,他知道,不阻击敌人,他们都会被敌人打成筛子眼。他毅然地引爆了炸药,顿时只见一大片火光在敌军阵地里燃烧起来。

  战友们高声喊着“戚叔,戚叔!"不知是谁大声地又喊了一声爹,3连阵地齐声喊“爹”的声音响彻了黑色的夜空。

  搞掉敌人重机枪阵地的两个战士,从敌人阵地带回了几听美国鬼子的牛肉罐头,最后成为了戚克敏不能算作立功的直接原因。



  1953年6月,停战前夕,志愿军司令部批准戚克敏同志为革命烈士。



16

  “从1953年7月到1955年8月,我一直等着爹回家,其实,我有一种预感,我知道,再也等不到爹回来了。看到同村和外村的很多跟我一样的家庭有烈士证明书,我一个人步行到了宜都陆城,宜都县(1955-1963年撤销枝江县整体并入宜都县)民政局帮我查到了我爹的下落。”

戚振秀老奶奶眼里有泪,但没有流出来,她说,“一张纸,拿在手里好重好重,这就是我爹的烈士证明书。我没有哭。”老人继续说着,“民政局用汽车把我送回家,一路上,回家后我都没有哭。”

  老人说,她的眼泪早流干了。采访结束后,老奶奶仍很精神,没有流一滴眼泪,倒是陪在她身边的儿孙和我们采访组的一行人,已是深受感动,眼眶噙满了泪水。

  
  • 畅饮枝江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21/8/19 11:14:40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向为国家的独立、领土完整奉献生命的英雄致敬,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 畅饮枝江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21/8/19 11:15:07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戚克敏烈士永垂不朽!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