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主题: 《中国林业》刊登本人《金湖的生物链奥秘》

  • 老农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会员论坛巡视员铁杆网友论坛版主论坛高级顾问论坛首席
  • 阅读:53480
  • 回复:9
  • 发表于:2020/9/10 12:53:03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枝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金湖的生物链奥秘

                                       吕云洲


  在湖北枝江金湖国家湿地公园验收评估会上,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邀请来的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迎梅女士说:“金湖种植沉水植物,在短期内将劣五类水质变成四类,部分区域甚至达到三类。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非常敬佩。”时间在20191121日。

  她讲的这些沉水植物”,就是我们常说的扎在湖底的水草,而且是过去常见的水草,如轮叶黑藻、苦草、狐尾藻菹草、金鱼藻等。它们为什么在本地消失了?它们的消失为什么会降低水质?它们的到来为什么会改善水质?俗话说“千年的鱼子,万年的草子”,本地野草为什么还要人工种植?不说可提“十万个为什么”,至少可提“十个为什么”。

  前面说的这些水草都是雅称,在我们这里俗称灯笼泡子、鸭舌条、牛尾巴、虾须子草等,过去都是猪饲料,荒年可供人食用,虾须子草幼嫩时还可做凉拌菜。要获得它们,一是下水徒手扯起,二是站在浅水处用两根长竹竿绞起,三是划大木盆到水中央用竹竿绞起。三四十年前,这些水草遍布于农村堰塘、小溪和水沟,如果要清除它们,是不可想象的浩大工程。但随着农村责任制的实行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将过去的堰塘改造成养鱼池,没用几年时间就根除了这些水草,然后大量投放肥料(包括猪粪)和饲料,使水质变浊,人不能饮用,以致乡村也要接上自来水或打深井。

  同农村堰塘一样,金湖过去也种过芡,养过鱼,把那些杂草早就消灭干净了。等到2015年,市政府出资近千万元收回承包权,拟将金湖恢复成湿地时,万亩巨湖因以前过多投放肥料和饲料,泥中蓄积了大量的氮和磷等物质,呈富营养化状态,水体质量为劣五类,与国家湿地公园标准天渊之别。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正在这时,有人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报道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种植沉水植物的办法,帮助鄂州市梁子湖改善水质,取得了成功。于是,金湖人找上门去,拜访领军人物于丹教授。

  于丹教授热情地接待了来访之客,并应邀到金湖实地考察。于丹教授率领他的团队实地考察后认为,金湖与梁子湖等地一样,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只有靠种植水草来解,简而言之为“以草治水,以草治污”,打造“水下草原”。他告诉大家,沉水植物既可以吸收水底淤泥中的磷、氮等富营养物质,增加水中溶氧,净化水质,又不遮盖水面,与其他水生物共享阳光,可以改善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如果让野草自行恢复,湖水自然降解,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跟不上建设步伐。因此,市里决定人工恢复水下植被,吸收水体富营养物质,净化湖泊水质”。

   20182月,乍暖还寒,在于丹教授团队的指导下,从南京、武汉等种植成功的湿地公园进购水草种子,由附近拆迁户组建的新耀劳务公司负责种植。新耀劳务公司负责人胡耀新过去担任过村干部,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又虚心向专家请教种植技术,带领大家把公园的草当着自家的庄稼来种。种水草真的与种庄稼一样讲究精细,如有的要催芽裹泥,用手或竹竿插入泥中,浮起后又要返工。实证马上来了。初春种下去的草种很快生根发芽,舞动着稚嫩的小苗,试探着从淤泥中冒出来,并见天长高。它们开始是疏疏朗朗的,一些最适宜生长的地方不久就变得密密麻麻,在细浪的抚摸下,像美女秀发一样飘柔,让人看得心疼。至此,万亩“水下森林”有了雏形。

  由于沉水植物生长了,水质得到改善,到了年底,居然引来了五只世界上极危的青头潜鸭落户金湖。那一天近午时分,湖面的薄雾已经收起,天气暖和,视野开阔,公园管理处员工佘奕正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鸟类科技人员观察鸟儿的动静。突然,有人用望远镜看到湖心有三只鸭类鸟儿与众不同,它们收拢翅膀扎进水里,很长时间才浮起来,不是一般野鸭所能具备的本领。此外,发现它们不仅会游泳、潜水,而且可在受惊后突然从水面冲起,飞行和奔跑速度都远远超过一般野鸭。几个人轮流着用望远镜观察,又用照相机拍照。凭着以往积累的知识,他们确认这几只鸟是青头潜鸭的小家庭。以后他们继续观察了几个月,直到这个小家庭返回北方,确认共有五只。

  据调查,现全球仅存500只青头潜鸭,也就是说金湖占了百分之一。青头潜鸭为深水鸟类,捕食鱼虾和贝壳类食物。该鸟为迁徙性鸟类,12月中旬迁往南方越冬,次年3月迁回东三省等北方地区繁殖。专家们认为,金湖不是深水湖,也即不是青头潜鸭理想的迁徙目的地,它们能到此越冬,说明这里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正当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到了次年的春夏之交,湖里一下子冒出了大片的野菱苗。野菱也是一种很好的水生植物,当地人早年常在这里采菱角,但它的叶片漂浮水面,一旦过度生长,就会遮住阳光,剥夺沉水植物的生长条件——光合作用。专家指出,若任其疯长,种植沉水植物就会前功尽弃。这种情况已有先例。在恢复湿地之前,金湖曾是芡实王国。芡实属睡莲科植物,叶片挨挨挤挤,贴在水面,几乎封杀了其他水生植物和鱼虾,导致水体变黑发臭,金湖变成了巨大的臭水坑。野菱虽没有那么大的危害,但对种下不久的水草是十分不利的。为了保护劳动成果,公园管理处决定剪割野菱,抑制其生长势。于是,开动几艘割草船,清除野菱。在清除之时,成群的鸟儿翻飞,提出严正抗议,它们认为这是它们的领地,神圣不可侵犯。

  不仅鸟儿们抗议,爱鸟人士也发出了抗议。2019 6,荆州市观鸟协会会长梁翅等应邀来访梁翅看到布满湖面的野菱正被割草船清除,野菱叶片上面还有许多须浮鸥、水雉正在。在还未触犯它们的鸟巢时,它们已对人怀有敌意,成群地惊叫,大胆的竞俯冲而来,似乎要与人决战。如果无差别地割下去,损害鸟儿的生存权在所难免。梁翅当即建议避开这个时间段作业或采取其他办法,确保须浮鸥正常产卵孵化

  处领导从善如流,立即采纳这一建议,决定保留一片水域的野菱作为须浮鸥繁殖地的同时,要求在作业区内的割草船绕开所有鸟巢,避免意外伤害。随后,又用竹子打桩,为鸟儿筑巢作支撑。鉴于金湖水面空旷,少有挺水植物,适当种植芦苇、蒲草、荷花、莲等,减轻须浮鸥等鸟儿对野菱的过度依赖。以后又在湖中间堆砌了一座人工生态修复小岛,作为鸟儿的栖身之地。

  在这个世界上,生物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如果没有位居生物链顶端的人的干预,总的来说是平衡的。但对金湖来说,问题是以前为了眼前利益,已经进行了人工干预,现在又要用新的干预,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难免顾此失彼,在无意中牺牲另一种生物,两者兼顾或多方照应,是难以办到的。金湖在短短的两年修复实践中不乏其例。比如,在种草之前,就捕捉了大量的鱼,以免鱼在水中啃食水草,或因其游动致使水草难以扎根。现在,为了沉水植物的生存而忍痛割爱,牺牲部分浮水植物——野菱,没承想,又间接影响到须浮鸥、水雉等鸟儿的繁衍生息。

  处领导余红主任对我说,待沉水植物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不再像今天这样“粗暴”地剥夺野菱的生命。到那时,只需适当放养鱼苗,消耗部分水生植物,使其保持“不多不少”的均衡状态,让水生生物群落各得其所。还可让《诗经》中记载的荇、苹(本地俗称“漂叶子”之类)等水生植物自然生长,恢复湖泊的原生态,向生物多样性发展。

  食物链是环环相扣的,互相依存的,一边倒或此消彼长的幅度过大,都是违背自然法则的。水草还是鱼卵的附着物,菹草丛是虾最理想的生存空间,称其为“虾须子草”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没有这种草,虾就没有藏身之地。如果虾没有了,就破坏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丛林法则。野生鱼多了,又将其捕捞起来,以免其过度消耗水草。作为野生鱼,既可热销,还可作为一个亮色或兴趣点,举办捕鱼节等民俗活动,为今后以湖养湖寻找途径。

  在水草已很茂密、鱼还不多的情况下,处里已打捞起数十万斤水草,收获种子近万斤,价值可达百万元,预计仅用两三年时间,就可将现在种草花费的430万元抵平,实现良性循环。不仅如此,在种草和收草的劳动中,已将过去种地的农民培养成种草的专家,正在向外输出劳务和技术,以生物链修复作业的个案,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链。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后才知道,湿地是“地球之肾”,还是“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湿地具有如此之大的作用,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科学家们常说,我们对地球深处和外层空间还知之甚少。今天看来,对常人而言,岂止是那么遥远的地方,即便是身边的生物间的关系也没完全弄明白。这里的几件事不过是生态链中的碰巧事例,更多的隐性秩序不为人知。

  同样是在那次验收评估会上,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调研员、本次验收组组长闫晓红女士在总结发言时说:枝江的湿地公园的建设围绕‘一湖清水入长江,一江清水出枝江’这个总目标,在建设和管理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又说:“你们编的《金湖故事》就很好,特别是那篇《“缘木求鱼”的故事》,既有趣味性,又有科学性,还有可读性。”“缘木求鱼”的故事》是讲的人—鸟―鱼—树—水的离奇的“共生”关系,把生态链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简介:吕云洲,号退思斋主,生于1957年;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三峡文化研究会会员、宜昌市楹联协会会员、枝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枝江市政协《枝江文史》期刊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黄柏之恋》、散文集《耕读横溪》等;编有昌明大师纪念文集《甘露》《为引源头活水来》《枝江文史》等;《玛瑙河赋》载《中华辞赋》杂志2017年第6期,《枝江赋》载《中华辞赋》杂志2017年第12期,《宜昌赋》载《速读》杂志2019年第2期,又于2019年2月16日载《三峡日报》。《金湖赋》于2019年7月3日载《三峡晚报》。
  
  • 老农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会员论坛巡视员铁杆网友论坛版主论坛高级顾问论坛首席
  • 发表于:2020/9/10 13:28:28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老领导王道本先生刚刚给我发来一个帖子,站得更高,总结更到位。内容如下:

   
    好文叙好事阐好理,值得一读!像金湖这样的自然大湖,生态价值和它的调洪蓄洪价值是最重要的!过去过多的强调它的渔业效能造成对生态价值的伤害现在纠正过来是正确的!要让金湖成为一个水(安全生态水)鱼(水生动物)草(水生植物)鸟(水栖鸟类)人(赏景观光客)共乐共荣的“金湖”!
  
  • 老农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会员论坛巡视员铁杆网友论坛版主论坛高级顾问论坛首席
  • 发表于:2020/9/10 13:38:58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几张插图也是本人所拍,效果差不多




  
  • 二爷
铁杆儿会员铁杆儿会员
  • 发表于:2020/9/10 14:59:29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扁担zhua子,刺灯笼,杨树叶子……
老农
老农: 是的,各地说法有异!
2020-09-10 16:43:09 回复
  
  • 老农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会员论坛巡视员铁杆网友论坛版主论坛高级顾问论坛首席
  • 发表于:2020/9/10 16:46:07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承蒙《中国林业》杂志社刘泽英等老师厚爱,小文才得以面世。感恩!
  • 莫名
论坛高级顾问论坛首席
  • 发表于:2020/9/11 5:14:00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关庙山文学社张贵勤?副主席鼓励我用作品说话,说实话,这篇文章不太长,但我写时利用在金湖协助工作的便利,采访了很多生态修复实干家,还有领导和专家,由外行变成了内行。当我发给《中国林业》后,责任编辑刘泽英女士还与我加了微信,我在朋友圈发此稿时,她几次点赞。《中国林业》是半月刋,第四期是二月份下半期的,但因疫情耽误,出版推迟到如今。写作是个体劳动,还是应该沉下心来写,才能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码字人就是这个苦命,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呵呵!
老农
老农: ~***耽误~***耽误
2020-09-11 08:04:53 回复
  • 九月菊花
  • 发表于:2020/9/14 6:55:44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超哥
铁杆儿会员论坛版主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20/9/16 22:07:35
  • 来自:湖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点赞!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