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主题: 丢芝麻一样的梅派“甩音儿”

  • 岁月如歌
楼主回复
  • 阅读:63240
  • 回复:6
  • 发表于:2019/7/21 13:43:52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枝江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丢芝麻一样的梅派“甩音儿”
作者/王晓芸


有人说:京剧,总在你老去的路上等着你。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陡然“咯噔”一下,继而不由得莞尔一笑。

喜欢京剧,源于小时候受到样板戏的熏陶。喜爱听戏唱戏,这个爱好一直伴随着我。退休了,更有时间捡起自己的爱好,走进票房,浸染在婉约甜美,明媚清澈,抑扬顿挫的丝竹弦乐的京腔京韵之中。

无论身在何处,我对高亢激扬,婉转悦耳的京胡声是没有一点抵抗力的。每每和家人一起在公园散步,若隐约听见京胡的琴声,便会撇下家人,循着琴声而去,静静地欣赏,也会应邀参与其中。

多年前,闺女带我游览西湖,我们迎着徐徐微风,环绕着波光粼粼的湖水,一路寻访着美丽的白娘子的足迹,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断桥上。登高远望,天高云淡,湖水浩淼,脑海里一遍一遍回放着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场景,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蓦然,我听见了一阵阵悠扬悦耳的京胡声,声声入耳,声声钻心,让我魂不守舍。我四下张望,寻找着传来胡琴声的方位。

来不及和许仙与白娘子挥手告别,顾不得闺女在身后追赶,京胡的琴声牵引着我的脚步,紧走快赶,寻到了断桥下的西湖边。绿树掩映下的长椅上,坐着一溜儿痴迷京剧的票友,侧耳聆听,他们正演绎着一段凄美缠绵的《白蛇传·断桥》,这个片段讲述的是,身怀六甲的白娘子,历经艰辛千里迢迢寻找许仙,夫妻二人在断桥重相会。这时候,小青拔剑刺向了她眼里的负心汉许仙,白娘娘急忙阻拦之际,哀怨绵长地唱出了:“小青妹且慢举龙泉宝剑,妻把实情对你言,你妻不是凡间女,妻本是峨眉一蛇仙......”

在西湖边上,在这断桥底下,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映照在他们身上,斑斑驳驳,星星点点;满头银发的琴师拉得如醉如痴,素裙飘飘的大姐唱得悱恻凄婉。置身于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有些恍惚,仿佛看见了白娘子和许仙从断桥上飘然而至。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美好的画面,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优美的京韵也一直萦绕在我耳边。

都知道京剧是国粹,当你不了解的时候,你觉得她是一种普通的戏剧;当你走进她的时候,就会觉得她非常好听,继而想跟着学唱。对于初学者来说,唱戏发声是很难的一门功课,发声的位置对刚开始学戏曲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通常说话和唱歌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称为真嗓。但京剧中的青衣、花旦、小生等角色皆用小嗓演唱。小嗓亦名假嗓,假嗓发音的音调较真嗓为高,发音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刚刚学唱时,怎么用小嗓发声可让我摸索训练了好长时间,演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又用上了真嗓。关键时刻,刘光明老师总会及时地提醒我,并毫无保留的教给我发音、吊嗓的方法,可以说,刘老师就是我走近票房学习京剧的第一任老师。

在慢慢领悟和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地也能分清一些行当和流派来。梅派明媚清澈,宽亮水音;程派低回委婉,抑郁藏锋;尚派清亮激越,刚柔相济;荀派甜厚柔媚,婉转俏丽。梅、程、荀、尚各派个性鲜明,韵味各异,带给观众浓郁醉人的美感享受。

凭着自己的喜好及嗓音条件,我喜欢上了梅派婉约甜美,端庄圆润的唱腔,尤其是梅派结尾那呈弧形曲线的“甩音儿”,更是让人着迷。梅派名剧《贵妃醉酒》,基调就是四平调唱腔。四平调的旋律委婉缠绵,华丽多姿,适合表达多样的情感。我学唱梅派的第一段就是《贵妃醉酒》,兴冲冲地打开电脑,对照曲谱,一字一句,一遍一遍地学唱。经过一段时候的学习,终于鼓起勇气来到票房跟着琴师的伴奏演唱了。一曲唱罢,琴师点评;“还行,蛮巴琴。”其实,我知道,自己只是会唱而已,离京剧的韵味还差得很远很远,特别是唱到梅派特有的“甩音儿”,不知该怎样用气把握轻重,总是难以拿捏分寸。

接下来学唱了《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选段,还是唱不出弧形曲线“甩音儿”的韵味来。长时间没有突破,着实令人苦恼。于是,我暂时放弃,跳出框框,去学唱张派的《西厢记》《状元媒》等选段;后来,我又喜欢上了程派幽咽凄绝,婉转回环的唱腔,尤其是它独特的双音跳跃更是令人迷恋。

迷茫彷徨时,得到了黄永典和杨宗祥两位老师的悉心教导。在学唱《嫦娥奔月》《绣红旗》等曲目的过程中,每当听到我发音咬字不规范的时候,黄老师总会停下胡琴,一字一句唱给我听,指出我吐字声韵的不足;杨老师会耐心地讲解运腔的板式和节奏的把控。我觉得学习程派的最大收获,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终于有一天,我和刘光明老师走在五柳公园的拱桥上,无意间,我哼唱了一段《梁祝新曲·彩蝶飞》,刘老师突然停下脚步,惊喜地对我说:“咦,你已经学会运用丹田气托着唱了呢!”真的吗?我学会了吗?我也很惊讶,这么说,对有些演唱技巧,有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悄然领悟。

跟着谭老师学习期间,慢慢感受到了“气为声服务,声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的道理,归根结底唱戏需用心、用情方能打动人。

牟老师的台风端庄优雅,演唱风格气定神闲,明媚圆润,令人佩服不已。身眼手法一直就是我的弱项,牟老师手把手的教我们学习跑圆场,甩水袖等基本动作,让我们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也感悟到了戏剧演员的不易与艰辛。

特别值得欣慰的是,我还有幸遇到了一群同样喜爱京剧艺术,且在学戏的路上结伴同行的“娘娘们”。大家一起学唱《大登殿》《梨花颂》,并和两位老师同台演出,这些经历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又难忘的记忆。虽然,平时大家都各忙各的难得见面,但在微信群里每天必不可少的问候,让我们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温暖与真诚,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在同行的路上时时激励并鞭策着我们共同进步。

谭老师告诉我,你还是最合适唱梅派。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老师的点拨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绕来绕去,我又回到了原点,那绕不过去的“甩音儿”又和我“狭路相逢”了,甩重了,不优美;甩轻了,没韵味。这个“甩音儿”呀,始终像一块石头堵在我的心里。

前不久,我应邀参加一个京剧讲习班,著名演员丁老师在课堂上突然问道:“大家知道梅派最独特也最难唱的是什么吗?”我不加思索地回答:“梅派的甩音儿啊!”丁老师会心地一笑,她说,多年前她曾有幸聆听过梅葆玖先生的讲座,现场有人问怎么唱好“甩音儿”?梅先生答,想要唱好这个甩音儿呀,就要像“丢芝麻”一样。说完这句话,丁老师把食指放到嘴边,俏皮地学着小品里的一句台词:“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呀,原来唱甩音儿就要像“丢芝麻”一样啊!多么形象,多么生动的比喻啊!你想想,丢芝麻就该是轻柔的、均匀的、动作舒展平稳的、不显山不露水的抛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这句话就像一道闪电照亮我心中的迷团,顿时让我领悟到,敢情我原来丢的都是西瓜啊!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本人。看来,怎么样像“丢芝麻”一样来唱好这个“甩音儿”,还得靠自己潜心琢磨和体会。

学戏学到当你讲究起韵味时,你就会觉得你原来唱的什么也不是;当你能听出韵味的好坏时,你是进步了,但你却害怕了,不会也不敢唱了;当你能听出哪个名人唱的好,哪个名家唱得不太好时,你就不认为你会唱几段了,你会觉得自己千般学、万般练也学不出个名堂,只剩下一个谜了。

但是,爱好京剧的人,一板一式的东西,在流淌的时光里,却把你给滋养了。这就是老师常说的:唱戏养人。是的,你若把唱戏当开心,它就养美了你;你若把唱戏当休闲,它就丰富了你。你若把唱戏当演绎,它就绽放了你。每一个不曾唱戏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就是京剧国粹的魅力。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老农
实名认证会员论坛巡视员铁杆网友论坛版主论坛高级顾问论坛首席
  • 发表于:2019/8/24 17:41:00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歌妹扮相、唱功、音色都是一流的,不是专业歌手的专业歌手!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